我校校园文化著名品牌“沪江杯”诗词会大会决赛于5月25日下午在沪江音乐堂顺利举行,作为我校人文通识教育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沪江杯”诗词大会已经在上海门徒娱乐平台延续了5年👩🏿⚕️,形成了以诗歌涵养文化底蕴、用诗歌抒发青春风采的校园传统🧙🏿♂️,本届诗词大会的以“讴歌红色经典”为特色,我校学子用吟诵红色经典诗词的方式为即将到来的建党100周年献礼🧟♂️。党委常委、副校长蔡永莲,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孙红👨🏻✈️,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叶磊,本科生院院长、学生工作部长甘屹,研究生院副院长郑继红🏮🧑🏿🦲,门徒娱乐常务副院长🩼、直属党支部书记陈红🤹🏼♂️,副院长梁昱出席决赛👱🏿,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曹旭,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强作为点评嘉宾一同出席🐾。
评委认真观看并热烈讨论
在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之后📬,共有12支队伍48名选手脱颖而出参加决赛,决赛设有风采展示、基础问答、花样问答👬、飞花令四个环节👆🏻,通过人文通识教育的持续培养与浸润,选手们的诗词积淀与古典文学素养在决赛舞台得到了充分展示,他们或是快速抢答或是应声相和🏖,无论是诗经离骚还是唐诗宋词,都信手拈来、脱口成章,仿佛早已吟咏千遍内化于心,自信从容又诗情四溢。今年的赛题以“红色经典”为主题,无论是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等名篇佳句还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引用的生动诗句👨🏽💻,参赛选手都显得了然于心、游刃有余🖨⚙️,足见平时积淀之深厚⏮,这背后是我校学子对党的历史征程的熟悉与关心🚴🏿♂️,对“红色经典”诗歌的热爱,不仅体现了时代审美精神📽,也体现了青年学生的家国责任感与爱党爱国情。
参赛选手们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在场嘉宾与观众的高度称赞✏️,蔡永莲在讲话中动情地表示,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文化是诗性的文化🚞,在中国革命史上,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众多革命先辈非常擅长用诗歌来书写百年革命和建设的壮阔历史🍑。今年的诗词大会在5月举办并且增添了许多革命先辈的红色经典诗篇内容,就是为了向建党百年献礼🏃➡️。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同学们在台上的意气风发👨❤️👨、激扬文字💂♂️,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展现了上海门徒娱乐平台人文通识教育平台在德育和美育教育方面的丰硕成果。她希望青年学生以诗为媒,做中国传统文化坚定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让诗情激励我们增强文化自信,让诗心在上海门徒娱乐平台尽情绽放。
蔡永莲讲话
刘强在点评中对本次活动的组织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沪江杯”诗词大会从组织到举办的过程体现了上理工学子蓬勃向上、开拓进取的青春风采,参赛选手不仅将传统文化内化为人文素养🧑🏻🎤,还在服装🧘、化妆、道具的准备上展现了中国传统礼仪之美🧎♂️。他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文合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系统,希望上理工学子们从传诵诗歌进一步发展到创作诗歌,从亲身创作的角度更加切近地体悟古典诗歌之美。曹旭在点评中说,正是因为有“沪江杯”诗词大会这样的活动🪣,我们的诗词才永远年轻,大学生们对诗词生生不息的传承💒,将年轻的生命注入古老的诗词。他评点本届决赛题目水平继续超越前届,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内核,比赛是为了教育,教育是为了将传统文化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外化为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沪江杯”参赛选手们的出色表现体现了上理工在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方面的用功与收获。
今年还特别邀请了两位往届沪江杯诗词大会的获奖者担任评委,其中第四届二等奖获得者🅾️、外语门徒倪霖慧同学发表感言说,诗词大会在我们理工大学能够连续举办5年,就是一件特别令人感动而且很诗意的事情,品味诗词会让我们感到生活处处有风景,人生处处有诗意🤙🏽,特别是学习革命先辈的经典诗词👨🏻🦳,对我们的人生更有启发和教育意义✷,我们要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奋斗精神🧒🏽,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刘强点评
曹旭点评
倪霖慧同学发言
经过精彩比拼,本届“沪江杯”诗词大会共决出一等奖一个🈵,由理门徒的陆青平、邢佳璐、饶易祥和环建门徒的金雅等四位同学组成的诗风词韵队拔得头筹👩🏼🏭👖,二等奖三个,三等奖五个🫑,优秀奖三个,能动门徒曾宝鑫等三位选手获得最佳风采奖😤。“沪江杯”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代表品牌,是我校人文通识教育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展示平台🧍🏻♂️,引领我校学生诗言志🙍🏻、诗传情的潮流。
孙红为一等奖团队颁奖
陈红为最佳风采奖获得者以及二等奖团队代表颁奖
梁昱为三等奖团队代表颁奖
门徒娱乐青年教师带来的党史演讲《雄关漫道真如铁 沪江弄潮敢为先》、中外学生的诗经吟诵、我校教师钢琴伴奏并演唱的毛泽东诗词《娄山关》为本次赛事增添了一抹耀眼的红色风采。
党史演讲《雄关漫道真如铁 沪江弄潮敢为先》
钢琴伴奏并演唱毛泽东诗词《娄山关》
诗经经典诗篇吟诵
大合影